為促進光電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對光電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應用推廣、先進技術等進行交流與探討,2月21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委會等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光電建筑行業年會暨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論壇”在北京圓滿召開。
會議以“協同創新 共謀發展”為主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二級巡視員林嵐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處長丁洪濤等人出席大會并致辭。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二級巡視員林嵐嵐在致辭中表示,大力推廣建筑光伏是城鄉建設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重要舉措。近年來,住建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通過政策引導、標準制定、試點示范和技術創新等多方面的制度體系建設,全面推動建筑光伏領域的發展。這些措施不僅促進了建筑與光伏的深度融合,還為努力實現“雙碳”目標和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建研院環能院院長、環能科技董事長孫峙峰在致辭中表示,為進一步發展光電建筑、推動建筑碳中和,在完善光電建筑發展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與技術體系的基礎上,我們呼吁:第一,根據用電負荷、需求和變壓器容量,合理規劃光伏建設規模;第二,明確既有建筑增設光伏系統政策的建設程序、主體責任和資質要求等事項;第三,對建筑及設施壽命、防火、材料、結構和載荷等因素充分論證,強化建筑光伏安全管理;第四,盡快建立并推廣建筑光伏發電系統的技術要求與評價規范。相信通過我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光電建筑行業健康、理性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委會主任委員、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研院首席科學家徐偉在《零碳建筑對建筑光伏技術發展的影響與啟示》報告中指出:基于我國建筑用能與碳排放特點,根據國家雙碳目標政策方向,零碳建筑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建筑光伏應從進一步提高產品、系統效率,充分利用建筑表皮資源,提升一體化水平,注重建筑圍護結構安全、熱工、美觀等要求等方面入手,推動建筑由用能到產能,由零碳建筑邁向零碳城區、零碳城市。
中國華能集團清能院光伏部副主任/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鈣鈦礦專委會執行秘書長趙志國作《鈣鈦礦光伏研發進展與產業化展望》主題報告,從鈣鈦礦技術背景、發展態勢、行業展望等方面進行分享,指出鈣鈦礦光伏技術未來空間很大,與晶硅光伏技術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共存,或者相互結合,或者互為補充,鈣鈦礦在某些細分領域市場中可能率先工程化應用。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能源與材料工程學院校外技術專家、君與晨文化傳媒負責人顧加晨作《光伏之光》光伏建筑設計一體化的應用場景與技術主題報告,對光伏應用端無能源場景、大型建筑場景、未來建筑三種場景進行分享,包括了太空環境、極地氣候、第五立面再設計、柔性組件輕量化、垂直光伏慕墻、建筑構件一體化等應用場景通過實際案例,從設計角度出發,全面分析光伏建筑一體化設計要素。
北京江河智慧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韓維池作《讓建筑安全發電》主題報告,江河光伏研發的R35 BIPV系統在保證結構安全可靠的同時,采用物理結構防水和導排水,實現了完美的防水效果。隱框設計避免積灰,提高發電量。能與江河幕墻的標準幕墻系統無縫銜接,實現光伏與建筑外圍護系統的完美結合,是雨棚,遮陽房,車棚,BIPV廠房等場景的最佳解決方案。
大會對話主題為“協調創新 共謀未來”,專家分別針對“‘卷’對光電建筑行業帶來的影響”“結合企業技術產品、市場項目開發等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見誤解,交流對光電建筑/BIPV應用的認知的思考”“對未來光電建筑發展的新模式、新技術、新理念等方面的行業倡議及思考”三個問題進行分析和解讀。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進一步加深了對我國光電建筑政策、標準規劃、項目開發、設計、施工、運維等方面的理解。
下午主題報告環節,由中國建研院環能科技、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委會副秘書長黃祝連主持,八位行業專家、領先企業代表分別作主題報告分享。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作《推動分布式光伏科學有序健康發展》主題報告,分別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政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政策及對分布式光伏影響》等最新政策進行解讀。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所正高級工程師馮凱輝作《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有關問題研究》主題報告,分別對分布式光伏發展基本情況、分布式光伏發展面臨的挑戰、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技術經濟分析等相關內容進行介紹。馮凱輝指出,通過配置儲能,發揮“谷充峰放”作用,可有效提升分布式光伏收益水平。在完善的市場機制下,光伏配置儲能可通過參與需求響應、輔助服務市場等方式疏導成本,獲取更多收益。
正泰安能數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與解決方案研發中心——解決方案交付服務副總監吳星亮作《屋頂光伏電站運維的挑戰與機遇》主題報告,分析了目前屋頂光伏運維痛點,包括設備性能、運維成本、組織能力、安全隱患、技術迭代、數據模型等六大維度進行介紹,提出了用AI算法,計算出未來長期發電量,從而實現長效收益;并對未來屋頂發展提出三點展望,分別是電力市場交易、集中匯流、綜合能源服務的發展趨勢和模式。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華北區域總經理茍堂作《光儲直柔建筑分布式能源的投資模式——中建科技的嘗試和經驗》主題報告,分別對分布式光伏政策分析和預測、光儲直柔技術的推廣背景、光儲直柔建筑分布式能源投資模式探索及光儲直柔系列產品進行介紹。他指出,光儲直柔是分布式光伏“質效并重”的高質量發展重要途徑。
中國建筑科學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邊萌萌作《CECS光電建筑評價標準編制》主題報告,分別對什么是光電建筑,光電建筑評價指標有哪些、怎么測評進行介紹;從七個維度,對光電建筑全面評價,光電建筑定義為:適應氣候特征和場地條件,通過光伏與建筑協同設計,實現光伏和建筑深度融合,在滿足安全、功能、性能、美觀的基礎上,提高建筑的光伏發電自供給比例和自消納比例,提升節能減碳效益的建筑。會后,中國建研院將開展光電建筑評價,有意向企業可以和光電建筑專委會秘書處聯系。
森特士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輕工業事業部孫明作《綠色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森特零碳場景設計方案》主題報告,報告指出,BIPV建筑光伏一體化城市建筑綠色能源轉型最佳途徑,對BIPV產品的強抗風、防滲漏、防腐蝕、高放火、抗沖擊、可踩踏、易操作等特點進行全面介紹和分析。
赫里歐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博作《建筑與能源的完美融合-赫里歐推動綠色建筑革命》主題報告,對目前行業存在的火災、漏水、腐蝕、強風損壞、冰雹沖擊、美觀度、運維困難等痛點進行介紹,并提出赫里歐三大核心:建材化BIPV光伏瓦、光伏墻系統、組件級智能逆變器、智能建筑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最后,黃河水電西寧太陽能分公司研發主任左燕作《BC技術于建筑中的創新應用與探索》主題報告,分別介紹了BC技術在建筑中應用:屋頂分布式BC組件、屋面瓦BC組件、幕墻圍欄BC組件、輕質BC組件在建筑中全場景適配應用,通過戶外實證數據,具有運行溫度低、柔光發電性能強、立面發電性能出色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