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國冰城到東南海濱,從文學殿堂到教育管理,一位女性學者的人生軌跡跨越了地理的阻隔與學科的藩籬。她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哈爾濱,這片孕育了蕭紅、遲子建等文學大家的黑土地,似乎早已在她血脈中注入了對文學的執著與熱愛。在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完成碩士學業后,她并未止步,而是南下武漢,在百年名校武漢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這段求學經歷為她日后的學術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簡介:李雪,女,漢族,文學博士,教授,閩江學者,1973年7月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籍貫吉林省梨樹縣。現任集美大學教務處處長,福建省政協委員、民盟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在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獲碩士學位、武漢大學文學院獲博士學位。
人物履歷:
2006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哈爾濱學院歷任教師、人文學院副院長、文法學院副院長、發展規劃處副處長、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發展規劃處處長等職務(期間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哈爾濱市道里區建國街道辦事處掛職副主任;2008年愛丁堡大學訪學)。
2006年12月加入民盟。曾任十三屆哈爾濱市政協委員,民盟哈爾濱市委十三屆常委。
2019年12月人才引進集美大學任師范學院院長、2021年6月至今任集美大學教務處處長。
主持并參與國家社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省社科項目3項,主持福建省教改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2項。在核心期刊和三報一刊發表文章《人性美的禮贊:王蒙與艾特瑪托夫》《歷史變遷和心靈動變的見證——田中禾鄉村敘事論》《生命如烈火燃燒——讀王蒙中篇小說集<霞滿天>》《以文學教育喚醒生命感和價值感》《以文學的目光凝視著片土地》《在自然環境中感知生命的律動》《懷鄉詩的深化向度——以聞一多懷鄉詩為例》《范小青佛理小說主題詮釋》《劉醒龍小說研究綜述》《論朱文穎小說的敘事倫理》《“50后”作家的創作依然蘊含著無限生機》等60余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摘轉載。出版專著、教材《艾特馬托夫與中國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史》《溯潮觀海:中國海洋文學發展》《“立德樹人:師范教育實習指導研究”》《1945-1949 年東北解放區文學大系·翻譯文學卷》(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小學美育與美育化教育研究》《哈爾濱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小學美育與美育化教學研究》等11部。
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一次全會上關于“福”文化發言得到省委批示;2023年10月,建言被全國政協采納;在各級報刊雜志上發表政協理論文章《以福建獨特“福”文化優勢,促進中華兒女大團結》《在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中展現人民政協擔當作為》《用“四心”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等,被聘為省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特約研究員。
2016年至2019年連續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一次;2015年獲黑龍江省高校教師年度人物;2017年獲文藝評論“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獎”、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社科院特別勛章、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2019年受聘國務院城市發展研究會特聘教授;2021年3月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福建省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負責人、福建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負責人、福建省級虛擬教研室負責人。2024年,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授予的優秀教學管理者。帶領師范學院團隊獲民族團結進步獎、帶領教務處團隊獲評“福建省巾幗文明崗”。
研究方向:
文學評論,藝術評論,教育教學管理。
社會兼職: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藝術評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高教學會教學管理委員會委員、廈門市社會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委、國家藝術基金評委、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評委、教育部師范認證專家組組長、教育部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